由本报编辑部评选出的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司法政策10日公布。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单独或团结相关部门出台司法政策,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实时全面的司法保障;对标民法典立法精神和执法划定,全面清理司法文件,重点开展了一批社会关注度高、实践急需的司法解释修改制定事情,公布首批司法解释,全力保障民法典实施;最高人民法院还在调整民间借贷利率、维护公民正当防卫权利、保障食品宁静、推进繁简分流革新、统一执法适用尺度、掩护知识产权、规范量刑法式和深化增强区际司法协助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司法政策。本次评选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议部署的高度和角度切入,以关注社会热点、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满足司法实践需求为主要参考尺度。同时,与往年差别的是,本次评选思量到有些司法政策可归于一类,在70余件司法政策中挑选出23件,归纳为十大政策种别,并以单列分类的形式推出。
2020年度十大司法政策详细包罗以下十大类:司法保障疫情防控、全力保障民法典实施、调整民间借贷司法掩护界限、准确明白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促进食品宁静状况基础好转、满足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纷需求、建设统一裁判尺度的制度机制、全面提升知产司法掩护水平、规范量刑法式促进量刑公正、增强区际司法协助。应本报特别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教授、王欣新教授、刘俊海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黄进教授、卞建林教授、熊秋红教授、宋朝武教授、李建伟教授,北京大学车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管育鹰教授等十位知名专家,驻足各自学术研究领域,对十大司法政策做出了精彩点评。(记者 刘强)司法保障疫情防控2020年2月至6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重大决议部署,为防控疫情提供全面实时的司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公布(含团结公布)7个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司法文件,涉及刑事、民事、执行、线上诉讼、复工复产5个大的方面。
专家点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欣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的暴发,导致海内外市场与社会形势发生庞大变化,迫切需要国家在执法和政策上予以调整和应对。最高人民法院单独或团结相关部门公布涉疫情司法问题的7个文件,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生长事情的精神,做好“六稳”事情,落实“六保”任务,充实发挥司法服务保障作用,依法应对因疫情而发生的种种新问题、新需求,在不损害诉讼各方实质权利义务的原则下,举行须要的灵活处置惩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准确明白和适用执法提出了多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强调依法保障有序复工复产,管理涉企业案件慎用逮捕和查封等措施;努力推进诉源治理,突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掌握不行抗力适用条件,以诉讼时效中止等方式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于涉外商事海事案件,坚持问题导向,保持适度前瞻性,对管理相关诉讼事务可接纳适当延期等措施,开发涉外诉讼绿色通道;在执行事情中,对因疫情影响不能实时行使权利的,依法中止申请执行时效,选择适当的查封措施,强化应用执行息争制度,充实使用网络司法拍卖,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执行事情;推进在线诉讼,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网上立案、调整、庭审等,完善在线诉讼规程;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种违法犯罪。
全力保障民法典实施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公布会,公布与民法典配套的首批新的司法解释,涉及解决适用民法典的时间效力问题以及民法典担保制度、物权、婚姻家庭、继续、修建工程条约、劳动争议等方面,并与民法典同步施行。专家点评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王利明这7部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实施民法典的重大肆措,与民法典同步施行,保障民法典的统一正确实施。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解释是第一部关于民法典的司法解释,首次全面系统划定了适用民事执法的时间效力,对于新旧执法的衔接适用作了妥当摆设,解决了民法典适用时首先遇到的最为迫切重要的难题。
民法典担保制度的解释,精密联合民法典的划定,认真总结我国司法实践履历,努力回应担保生意业务实践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准确解释了民法典有关担保的划定,有利于统一涉担保案件的裁判尺度,保障债权实现,促进营商情况优化。婚姻家庭编、继续编以及劳动争议的解释,聚焦热点民生领域问题,通过调整和规范婚姻家庭、继续、劳动就业中的相关问题,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暮年人、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弘扬了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物权编的解释准确解释了物权编的相关划定,有利于规范物的归属和使用秩序,对于明晰产权归属、强化产权司法掩护十分须要;建设工程纠纷的解释准确解释了条约编关于建设工程条约的相关划定,对于维护修建市场秩序,促进修建市场康健生长也有重要推进作用。总之,这7部司法解释出台得很是实时须要,对于确保民法典统一正确实施意义重大。
调整民间借贷司法掩护界限2020年8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执法若干问题的划定》,调整了民间借贷利率司法掩护上限,依法确认掩护民间借贷条约效力,严格落实民法典“克制高利放贷”原则。专家点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建伟民法典施行之时,各种民商事司法解释或新订或修改或破除,并在日前集中颁布。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执法若干问题的划定》自2015年颁布以来,在2020年下半年历经两次修正、两次颁布,特别引人注目。
2020年8月首次修正,主要任务是降低市场利率、否认职业放贷,是为对资本市场过热、金融风险系数提高、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等问题的须要的司法政策回应,最大亮点首先在于大幅降低民间借贷的容忍利率上限,并将牢固利率调整为LPR为基准的浮动利率机制。二是新增职业放贷、部门转贷等无效条约类型,以从严整顿部门失序的民间借贷市场。三是以8月20日为界分点规范借贷条约建立时间点、计息期间、利率等,破例赋予司法解释“法有一定溯及力”,凸显新司法解释在利息尺度上的须要溯及力。2020年12月底的最近一次修正,除相识决民法典条文引致的技术性问题,其修法思路仍然遵循8月份版本的上述三条主线。
纵观《民间借贷解释》的2020年两次修正,在尊重私法自治与须要国家干预之间努力协调融合,有利于充实发挥民间借贷的融资市场功效,助力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固有难题,更为新时代双循环生长格式的现实需要与统筹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准确明白适用正当防卫制度202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团结制定并公布《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详细适用和事情要求三大方面,对依法准确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作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划定。专家点评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车浩“两高一部”因应近年来防卫问题引起的广泛关注,为充实发挥刑事司法职能,弘扬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团结出台了《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对恒久以来实践中不敢、不会、不愿认定正当防卫的现象,有重要的纠偏作用。
《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努力凝聚理论界和实务界共识,体现了刑法解释与适用的与时俱进。一是理念上有进步。
明确提出阻挡“谁能闹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的错误做法,捍卫了“法不能向非法让步”的原则。二是态度上有更新。明确提出不做苛求防卫人的事后评价,而是要驻足防卫时的详细情境,设身处地地举行事前评价。三是操作上更详细。
针对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时间条件、工具条件和意图条件等作出了较以往越发明确细致的划定。特别是,针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的防卫、非法侵害的连续性和竣事点、滥用防卫权的认定等问题的划定,罗致了影响性案例的办案履历,吸收了学界最新的研究结果,体现出该指导意见的前沿性和辐射力。此外,关于防卫过当以及特殊防卫的划定,为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留下了争鸣和生长的空间。
整体而言,该指导意见对于叫醒正当防卫条款,支持公民正当防卫权利,勉励临危不惧,弘扬社会正气,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指导意义。促进食品宁静状况基础好转2020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宁静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执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食品生产者、谋划者等食品宁静民事责任主体认定、赔偿责任负担以及诉讼法式等方面作出了划定。专家点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法为基。14亿人民舌尖上的宁静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存权和生长权,关乎食品企业的生死生死,事关食品工业和农业的可连续康健生长。
全面构建消费者友好型的食品宁静司法掩护体系是标本兼治的法治工程,是造福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是驻足久远的生长工程,是诚信友爱的民心工程,是促进和谐的社会工程。市场有眼睛,执法有牙齿。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食品宁静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执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系统梳理了食品宁静民事责任规则,体现了消费者友好型裁判理念,弘扬了公正与效率并重、法治与生长并举、诚信与创新兼顾的法治理念,统一了裁判尺度。该解释压实了电商平台开展自营业务时的民事责任,细化了电商平台违反宁静保障义务与平台内电商对消费者负担连带责任的组成要件,激活了食品宁静领域的处罚性赔偿制度和公益诉讼制度,降低了消费者维权门槛,提高了谋划者的失信成本。
该解释的落地生根将有助于消除同案差别判现象,提高食品宁静执法体系的可诉性、可裁性与可执行性,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宁静感,筑牢食品宁静的司法掩护防线,提升人民法院服务于国家食品宁静战略的公信力,推动我国食品宁静治理现代化。满足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纷需求2020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民事诉讼法式繁简分流革新试点方案》和《民事诉讼法式繁简分流革新试点实施措施》,明确试点革新目的、原则、内容、规模和方案等,正式启动为期两年的民诉法式繁简分流革新试点事情。专家点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宋朝武《民事诉讼法式繁简分流革新试点方案》和《民事诉讼法式繁简分流革新试点实施措施》旨在优化司法资源设置模式,推动完善民事诉讼法式规则,充实合理地运用审判资源,提升司法效能,促进司法公正。
优化司法确认法式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非诉法式和诉讼法式的衔接,充实发挥各种诉讼外调整机制对民事案件的分流作用,提高诉讼外调整的公信力和使用率。完善小额诉讼法式和浅易法式规则可使人民法院对简朴民事案件的处置惩罚更为快捷迅速,可适度有效降低诉讼成本,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效率的追求。扩大独任制适用规模,探索由法官一人独任审理部门一审普通法式案件和部门简朴民事上诉案件,突破了之前对审判组织简直定仅以审级和审理法式为依据的单一操作,凭据详细案件情形对审判组织举行特定分类,有利于优化审判分工,推动审判资源的充实使用。
健全电子诉讼规则反映了信息时代、数据时代的要求,在切合民事诉讼基本纪律的前提下,对既有的民事诉讼规则作适当革新,是适应电子技术场景在诉讼法式中应用的体现,有利于实现法理和技术的有机融合。总之,试点方案和实施措施体现出时代性、务实性、缔造性,反映了我国当前司法实践的需求,切合我国民事诉讼制度革新生长的偏向和趋势,将为深化民事诉讼制度革新积累乐成履历。建设统一裁判尺度的制度机制2020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统一执法适用尺度事情机制的意见》,全面归纳了人民法院实现执法适用尺度统一的10个路径与方法,提出了统一执法适用尺度的21条详细措施。
专家点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卞建林执法适用尺度的统一,事关审判权依法正确行使,事关当事人正当权益保障,事关社会公正正义的实现。在审判事情中统一执法适用尺度,有助于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有助于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审判权力运行监视的实际行动,对于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具有重要意义。该《意见》从10个方面,将统一执法适用尺度融入人民法院整体审判事情之中,从完善规范依据、健全分歧解决机制,到指导审判组织、增强审判治理、审判监视,再到类案检索、科技辅助、人才建设等作了全方位详细划定,系统梳理和完善了人民法院统一执法适用尺度的各项事情机制。
既体现了新时代统一执法适用尺度应当具有的政治站位和专业水准,也确保了统一执法适用尺度的实际价值和可操作性。总体而言,最高人民法院适时出台统一执法适用尺度的《意见》,通过完善审判事情制度、治理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裁判行为,统一裁判尺度,能够有效地解决实践中“类案差别判”的现象,努力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需求,实现政治效果、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知产司法掩护水平2020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全面增强知识产权司法掩护的意见》,提出一系枚举措,着力降低权利人诉讼维权成本、缩短诉讼周期、加大损害赔偿力度和化解当事人举证难,切实增强司法掩护的实际效果。专家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教授管育鹰知识产权司法掩护是全球通行的国家为掩护知识产权而设立的执法救援制度。
全面增强知识产权司法掩护是遵守国际规则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生长的内在要求。2020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全面增强知识产权司法掩护的意见》,明确了新生长阶段我国知识产权掩护司法政策的主基调。
该《意见》针对各种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提出,在以后审判事情中,应精准明白和适用执法、完善相关规则、妥善解决纠纷、切实维护权利人正当权益,而且提纲挈领地提出了增强司法掩护实际效果、提高司法掩护整体效能、增强相同协调事情和审判基础建设等方面的详细要求。这份驻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司法文件涉及了知识产权司法掩护的方方面面,没有一句空话。2020年下半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麋集公布了近30项知识产权相关司法解释和文件、建立了海南自由商业港知识产权法院,正是其中诸多政策举措得以落地的效果。相信以后在知识产权领域还将出台更多重要的执法适用规则和制度机制完善措施,以响应中央决议部署、回应社会各界各方关切,全面依法严格掩护知识产权,为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规范量刑法式促进量刑公正2020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宁静部、司法部团结公布修订后的《关于规范量刑法式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庭审量刑法式的相对独立性、规范量刑建议、明确了量刑事实的观察取证与核实等内容。专家点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熊秋红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启动了包罗量刑法式革新在内的量刑规范化革新;2010年,“两高三部”公布了《关于规范量刑法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就建设相对独立的量刑法式、引入量刑建议制度、强化量刑说理等作出了划定;时隔10年,“两高三部”团结公布《关于规范量刑法式若干问题的意见》,回应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革新和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于量刑法式革新的新要求。
该《意见》划分对适用速裁法式、浅易法式、普通法式审理的认罪认罚案件和不认罪认罚案件的量刑法式作出了详细划定,明确了提出量刑建议的条件、量刑建议的内容和量刑建议的方式;规范了量刑事实的观察取证和观察核实法式;增强了对被告人、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规范了对量刑建议的审查、采取与调整以及增强了量刑的说理性。与《意见(试行)》相比,该《意见》的条文数量增加了10条,新增内容主要包罗:案件涉及产业刑的,要求对被告人的产业状况举行观察;量刑证据应当收集而未收集的,可以退回增补侦查;可能判处非羁系刑的案件,可以开展社会观察评估;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可以就宣告克制令和从业克制提出意见和建议;检察机关可以提出幅度型或者确定型量刑建议;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调取量刑证据质料。该《意见》对于量刑法式的完善,有助于确保量刑公然公正公正。
增强区际司法协助202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增补摆设》,扩大了相互认可与执行仲裁裁决的规模,明确划定了申请人可同时向两地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专家点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在两地配合努力下,先后签署了八项民商事司法协助摆设。
其中,2000年实施的《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摆设》在解决两地跨境纠纷、支持香港仲裁生长、增进两地司法协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三十周年和原《摆设》生效实施二十周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通力互助,配合签署了《增补摆设》,明确划定“认可”法式,确认两地相互认可和执行两地所有仲裁机构依当地仲裁法作出的所有仲裁裁决,划定申请人可以同时在两地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并划定两地法院在受理认可和执行申请之前或者之后均可依申请根据执行地执法划定接纳保全措施。该《增补摆设》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有效施策,用简练明晰的文本体例,重点解决业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有力促进了仲裁裁决在两地的自由流通。
该《增补摆设》首次回首和检视了两地民商事司法协助摆设,以完善优化推动互助升级,为两地连续完善司法协助体系提供了实践探索方案。该《增补摆设》的出台,是在司法领域富厚完善“一国两制”目标、增强区际司法协助的重大肆措,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有益探索。泉源:人民法院报。
本文来源:hjcvip黄金城-www.qiangweixinli.com